| 故障現象 | 原 因 | 排除方法 |
| 亂絲 | 螺距墊圈(303、304)順序有誤 | 照本說明書前述方法重新安裝墊圈 |
| 某滾絲輪大小頭安反 | 重新安裝,全部小頭向外 | |
| 滾軋頭內部存了大量鐵屑 | 打開滾軋頭前部,排除內部的鐵屑 | |
| 前后軸座(307、318)松動 | 打開滾軋頭,緊固其安裝螺栓 | |
| 安裝片心軸轉動基準不準確,造成滾絲輪間形成夾角不規則 | 將滾軋頭拆下,將三件偏心軸處小齒輪上紅點標識,分別與齒圈三處紅點標識相對應 | |
|
絲 扣 不飽滿 |
確定滾絲輪位置的對刀棒選錯了 | 用標準對刀棒比對,選合適的對刀棒重新調整滾鏈輪位置 |
| 使用一段時間后,偏心軸(316)位置變化 | 重新調整滾絲輪位置,鏈面不光 | |
| 絲面不光 | 鋼筋材質硬度不均勻,硬度太大或太小 | 出現此類間錘應及時向工程負責人反映,避免因材料質量損壞設備 |
| 滾絲輪磨損 | 更換新滾絲輪 | |
| 剝肋切削刀大、剝肋偏 | 剝肋刀片鈍化或崩尖 | 更換新剝肋刀片 |
| 材質硬度太大 | 操作時,減小進給量,并向工程負責人反映 | |
| 鈾口與滾絲頭不同心 | 移動臺鉗找正中心 | |
| 刀體不彈起 | 清洗或更換彈簧 | |
| 刀片不同心 | 調整刀片 | |
| 鋼筋不圓直 | 校正鋼筋 | |
| 剝肋長度或滾絲長度不合要求 | 剝肋刀開張碰塊(207)位置不合適 | 重新調整剝肋刀開張碰塊位置 |
| 滾絲進刀行程碰塊(204)位置不合適 | 重新調整進刀行程碰塊位置 | |
| 裝夾工件前后位置變化太大 | 裝夾工件時,使工件頂端距刀片距離統一保持1-3cm | |
| 退刀彎桿(208)緊固螺釘松動 | 緊固彎桿緊固螺釘 | |
| 115進給手柄進給受阻 | 齒輪、齒條干涉 | 齒條復位 |
| 滑杠缸油、銹蝕 | 防銹、加油潤滑 | |
| 兩滑桿不平行 | 調整滑杠支座位置并緊固 | |
| 冷卻液流量不足或全無 | 冷卻液箱內液體不足 | 向冷卻液箱內添加冷卻液 |
| 冷卻水路徑堵塞 | 檢查水路,并疏通 | |
| 冷卻液泵損壞 | 更換或修復冷卻泵 | |
| 電器動作不正常 | 電器本身或其接線出現了斷路、短路或損壞的情況 | 請專業電工,參照附圖3、4進行分析、排查,對損壞零件予以修復或更換 |
| 行程開關安裝松動 | 緊固行程開關 | |
| 斷路器跳閘 | 三相線短路 | 查出短路點并更換 |
| 電機已燒損 | 更換或修理電機 | |
| 正、反轉延時時間短 | 將時間繼電器延時調長 | |
| 斷路器己壞 | 更換或修復斷路器 | |
| 兩接觸器同時不工作 | 380V電源線缺相 | 檢查維修電源線路 |
| 36V變壓器缺相 | 更換或維修變壓器 | |
| 按鈕皚源線或中間線脫落、接觸不良 | 更換或修復按鈕或線路 | |
| 電源或變壓器電壓達不到規定值 | 用專用器具檢測并恢復電壓 | |
| 單個接觸器不工作 | 接觸觸點燒損、接觸不良 | 更換觸頭 |
| 行程開關接觸不良 | 更換、維修行程開關或線路 | |
| 按鈕啟動線接觸不良,線路短路、斷路 | 更換、維修按鈕或線路 | |
| 接觸器線圈燒損 | 更換接觸器 | |
| 時間斷電器不工作(無自動反轉) | 前行程常開觸點接觸不良,線路短路、斷路 | 更換、維修前行程或線路 |
| 時間斷電器底座接觸不良 | 更換底座 | |
| 時間斷電器燒損 | 更換時間斷電器 |
